識人品
一位著名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她識人的故事,在飯桌上,她通過察言觀色,能夠在7秒鐘之內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繼續交往。她的秘訣在于,對人品展現出來的外在特征,有著敏銳的洞察力,這便是對人品的模式的識別。
很多失敗的人生,首先敗于婚姻。選配偶的本質,就是識人品,如果模式識別的能力太差,鮮花就總是會插在牛糞上。當今社會,女人看男人的標準是有財無財,男人看女人的標準是有貌無貌,這都是識人品上錯誤的模式識別。
不少女人都想嫁入豪門,但豪門對于媳婦的基本識別模式是:選對人將影響未來家族三代人的命運。不管是漢朝的竇太后,還是清朝的孝莊皇太后,都成功地輔佐了三代君王。這是大家族選人品的模式識別標準。
對于普通家庭而言,媳婦的三觀正,培養的孩子就會人品正,孫子的人品也會正,這同樣也會讓家庭未來更興旺。
相反,女人看男人,男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?其實是人生定力,對感情的定力,對事業的定力。
家庭幸福是事業成功的前提,如果配偶選擇不當,人不管有多少精力、創造力、意志力都會被內耗殆盡,這無形中讓自己的成功之路增添了無限的阻力。擇偶實際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模式識別。
所以古今中外能做大事的人,第一本事就是識人。漢武帝就非常會識人,衛青,霍去病,桑弘羊,東方朔,司馬相如,均是他一手選出來的人才,他的模式識別標準是: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。
毛主席酷愛《資治通鑒》,前后讀了17遍,他在讀什么?他在辨識中國歷史上數千年來無數名臣、酷吏、君子、小人的共同模式,并以此來甄別身邊的能員干吏。
當今的成功企業家也無一不是識人用人的高手,馬化騰之用張小龍、馬云之用張勇,任正非之用余承東,都是模式識別在用人方面的經典案例。
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,身邊的朋友需要精挑細選,方法還是模式識別。有人曾說:人一生中,能夠真正幫助你改變命運的貴人,包括父母也不會不超過10個,交友的捷徑就是越早識別出你人生中的貴人,越早改變命運,這些朋友才值得我們付出全部的精力和時間。